2021年,全县上下认真落实省、市决策部署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工作,全面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统筹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,经济运行持续恢复。初步统计,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3.43亿元,同比增长6.4%,较2019年增长10.1%,两年平均增长4.9%。其中,一、二、三产分别完成51.24亿元、65.26亿元、106.93亿元,增长3.8、13.0%、4.2%。三次产业比重22.9:29.2:47.9。
(一)农林牧渔业总体稳定
1-12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8.87亿元,同比增长4.6%,比2019年增长10.0%,两年平均增长4.9%。其中农业完成69.92亿元,增长4.5%;林业完成5.03亿元,下降0.2%;牧业完成6.65亿元,增长10.8%;渔业完成4.11亿元,增长3.0%。种植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。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0.07万亩,增长0.3%,粮食产量11.68万吨,增长1.1%。蔬菜面积8.53万亩,增长2.9%;蔬菜产量8.36万吨,增长9.8%。食用菌产量(干鲜混合)13.85万吨,增长4.9%。茶园面积1.65万亩,茶叶总产量1072吨,增长6.8%。水果产量11.17万吨,增长6.5%。生猪存(出)栏实现大幅增长。生猪存栏12.88万头,增长7.7%,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.25万头,增长18.0%。生猪出栏16.39万头,增长20.7%。
(二)规上工业持续增长
1-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9%,比2019年增长5.1%,两年平均增长2.5%。七大行业呈四降三升,主要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(锂电池生产制造业)增长111.0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1个百分点;医药制造业累计增长32.2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6个百分点;电力生产供应业累计增长21.4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6个百分点。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。1-12月,全县工业用电量50959万千瓦时,增长28.9%。其中,12月当月工业用电量4657万千瓦时,增长8.4%。
(三)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
1-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.9%,降幅较1-11月收窄2.7个百分点。从主要投资领域看,工业投资下降18.8%,降幅较1-11月收窄3.8个百分点,基础设施投资(含高速)下降36.5%,降幅较1-11月收窄3.9个百分点。
(四)消费市场稳定复苏
1-12月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.13亿元,同比增长8.0%,比2019年增长0.8%,两年平均增长0.4%。其中,限上完成11.44亿元,增长15.5%,较1-11月提升了2.9个百分点;限下完成83.69亿元,增长7.1%。从销售额(营业额)看,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完成172.60亿元,增长11.1%;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完成10.98亿元,增长14.7%。
(五)金融市场平稳运行
12月末,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完成192.67亿元,同比增长15.0%,比2019年增长24.3%,两年平均增长11.5%。从贷款时长看,短期贷款64.07亿元,增长24.3%;中长期贷款128.49亿元,增长10.8%。金融本外币存款余额214.05亿元,增长4.5%,其中,住户存款164.69亿元,增长10.9%。
(六)财政收入保持增长
1-12月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.37亿元,同比增长14.5%,比2019年增长3.9%,两年平均增长1.9%。其中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.34亿元,增长11.6%,比2019年增长3.8%,两年平均增长1.9%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.63亿元,下降2.4%。
(七)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
1-12月,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83元,同比增长10.1%。按地域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0元,增长10.0%,比2019年增长14.2%,两年平均增长6.9%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2元,增长11.2%,比2019年增长19.2%,两年平均增长9.2%。总量连续18年居全市第一。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,全县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,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