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以来,全县经济延续去年四季度恢复增长的势头,呈现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。初步核算,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4.95亿元,同比增长15.7%,比2020年一季度提升22.1个百分点,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.9%,两年平均增长4.1%。其中,一、二、三产分别实现7.89亿元、8.24亿元、38.82亿元,同比增长3.8%、45.1%、13.6%,分别比上年同期提升1.5、60.9、19.5个百分点,拉动GDP分别增长0.6、5.2、9.9个百分点。三次产业比重14.4:15.0:70.6。
一、农业生产总体平稳
一季度,全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.11亿元,同比增长4.8%,两年平均增长3.9%。其中,农业(9.07亿元)增长3.5%;林业增长4.7%;牧业增长11.6%;渔业增长1.9%。食用菌产量呈恢复性快速增长。食用菌产量(干鲜混合)增长5.7%,其中猴头菇、银耳和杏鲍菇产量分别增长10.7%、5.9%、5.4%。生猪生产逐步恢复,存出栏大幅提升。全县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9.5%,存栏增长41.0%。
二、规上工业高速增长
一季度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.6%。新兴产业贡献突出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两大新兴产业增长251.4%,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.8个百分点。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。全县工业用电量9402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48.7%,较去年同期提升80.7个百分点。其中,3月当月工业用电量3956万千瓦时,同比增长102.6%,全市第二。
三、建设领域快速回暖
一季度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.4%,较上年同期提升24.5个百分点,两年平均增长0.4%。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.1%,占投资总量64.7%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.2个百分点;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8.8%,占投资总量的35.3%,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.2个百分点。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.9%,较上年同期提升34.9个百分点,两年平均增长3.0%。
四、消费市场增长强势
一季度,从零售额看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.53亿元,增长19.8%,较上年同期提升39.3个百分点。其中限上零售额实现2.47亿元,增长12.0%;限下零售额实现21.06亿元,增长20.8%;从销售额(营业额)看, 批发业、零售业、住宿业、餐饮业分别增长34.6%、27.3%、60.1%、92.7%,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75.3、54.5、120.6、141.9个百分点。1-3月限上企业实现互联网销售额(营业额)1.56亿元,增长58.9%,较1-2月提高18.4个百分点。
五、金融市场运行平稳
3月末,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5.05亿元,增长11.9%。其中,短期贷款56.36亿元,增长21.1%;中长期贷款118.66亿元,增长10.4%。本外币存款余额214.55亿元,增长4.4%,其中,住户存款163.27亿元,增长14.9%。
六、财政收入增长明显
一季度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3.20亿元,同比增长64.5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7.2个百分点,全市第一;一般地方预算收入完成1.96亿元,增长54.8%,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.5个百分点,全市第一。其中,全县税收总收入1.46亿元,增长69.7%民生及重点支出保障有力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.00亿元,下降28.7%。
七、居民收入稳步提升
一季度,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9元,同比增长14.5%,较上年同期提升14.2个百分点。按常住地分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6元,增长12.8%,较上年同期提升9.4个百分点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4元,增长20.2%,较上年同期提升24.2个百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