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古田鹤塘镇北五里雷锋山下,
经过百转千回的曲折小巷,
寻得一座千年老寺,那斑驳的石痕,
久远的钟声叫人停下脚步,
不得不正视自己访古寻幽的好奇心,
那座老寺就是幽岩寺。
一夕之间,季节转换了冷暖。
初秋的微凉仿若还在昨日,
但今日眼前已然是一派深秋的清寒。
黄叶飘飞,飘絮着半季的沧桑遗憾。幽岩寺,
乍一听这名字,就给人幽静神秘之感,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这是一座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寺庙,
它的深处藏匿着的故事无人知晓,
仿佛一位肚子里藏着万千学问的长老。
该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(公元946年),
幽州僧法宝建。元至正十九年(1359年)兵毁。
二十三年僧幼海重建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年)再建。
几经兴废,历尽沧桑,现建筑为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僧元积所建。
千年之庙,佛心犹存。
那幽岩寺大雄宝殿门题“岩际境皆幽、云窥色相;山门灯不息,月照禅心。”
叫人不得不想起郎士元的“心持半偈万缘空”和张说的“月在上方书品静”。
一季秋浓厚,浓了寺里的香火,厚了岁月留下的痕迹,
念一首佛诗,守一片心灵净土。
走进殿内,殿内宽敞明亮,须弥坐上庄严而神圣的十大金像惊人心生敬意,
左右两边还有十八罗汉,他们形态各异,双目紧瞪。
除此之外,那些刻画着的传奇佛经,
楹联,诗词书画都十分充满禅意。
幕幕红墙中,落叶翩翩,片片瓦棱间,禅意兮兮。
进了这座殿,在秋天的佛国留下故事,所有的祈愿将在这里被实现。
院前的幽岩寺塔,建于北宋元丰三年(1080年),
南宋嘉泰四年(1204年)重修。原有东、西两塔,
西塔已于解放前倒塌,现存东塔。
“山表幽岩,入白云之深处,亭旌伏虎,跨碧汉之横桥”这句诗就应证了这一件事。
东塔高约13米,塔基周长16米,八角九层,顶置小九层石刹。
每层八面浮雕坐佛,须弥座每角刻力士。束腰壶门浮雕戏狮。
形象生动。座上有“宝塔成于元丰庚申,坏于庆元庚申,
阅五载,四更住持,嘉泰甲子二月募缘重建”题刻。
虽然历经数年风雨侵蚀,却依然保存完好。
纵然你百返世间大道,也不如一日去幽岩寺,
呼吸着鹤塘镇深秋湿冷空气,看着寺内挂满的经幡,参禅问道。
“到寺月色静,入山秋气清”,古老的历史和金秋的美色,
在这里碰撞,穿越千年,晨钟暮鼓萦绕,寻找一心寂静与平和,
梵音回荡,静谧与坦然。
佛光朝拜僧侣圣地多年的香火在这里缭绕蔓延,变成了“有佛世界”。
不少外来的信徒风尘仆仆,不顾疲倦,
只为和佛诉吐这凡事纷扰。幽岩寺塔话秋凉,暂把琐事遗忘,
踏一路的轻盈,置身寺内秋境。抚摸斑驳石壁,
触摸着包含万人心愿的木鱼,
让一切俗世的烦念都在这幽岩寺内烟消云散了吧。
省市政府网站
设区市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其他
省市政府网站
设区市政府网站
市政府部门网站
县(市、区)政府网站
其他
网站标识码:3509220001闽公网安备:35092202000104闽ICP备17029847号-1
地址:福建省古田县解放路169号邮编:352200电话:0593-3882168
您是本站第 2322315位访问者
主办单位:福建省古田县人民政府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